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药学会
AAAAA级学会

儿童春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2022-04-29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都迸发着生机和活力。你可知道,随着气温回升,部分病毒也开始变得活跃,加之气候不稳,冷热交替,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水痘、流脑等儿童春季常见传染病就开始来凑热闹了。怎么在充分享受春季给予的阳光和温暖,又科学有效预防这些传染病呢?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及时预防接种,增强主动免疫能力

接种疫苗是目前防止传染病的主要手段,可有效预防多种传染性疾病,比如流感疫苗、手足口病疫苗、麻疹疫苗、水痘疫苗、流脑疫苗等,此方法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提高宝宝抵抗能力。当宝宝再次面对细菌、病毒等各种污染环境时,免疫系统可迅速做出免疫应答,及时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保持机体健康。

二、勤洗手、戴口罩,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儿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两种,比如手足口病、轮状病毒性肠炎、水痘等主要通过接触传播,而流感、麻疹、流脑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呼吸道传播。勤洗手、戴口罩是预防两类疾病的重要措施。

对于接触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研究表明,使用清水和洗手液洗手,肺炎的发病率可下降50%,腹泻发病率下降53%,儿童手足口病、水痘的发病率也会大大降低,可以说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针对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我们可以采取戴口罩的方式预防。这种方式可有效将部分病毒、细菌隔离在外,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同时可能减少花粉、螨尘、动物皮毛等过敏原的吸入,对于预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也颇有益处。同时尽量不要到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注意,3岁以下的婴幼儿,非就诊环境,普通户外活动不建议常规佩戴口罩。

三、保持居住环境清洁、空气流畅

污染、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病毒、细菌的滋生。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是最简单、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室内温度以18-20℃、湿度50%为宜,每日开窗3-4次,每次15分钟。家具、地面以湿布擦拭,保持空气新鲜、湿润。

四、注意饮食卫生、个人卫生

常言道:病从口入,宝宝应该养成饮食清洁、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少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食物,肉、蛋、禽要煮熟煮透,多吃蔬果、蔬菜、多饮水。被褥、衣物、毛巾等用品要经常阳光下暴晒,玩具、便器要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尤其腹泻患儿,玩具、便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

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宝宝体质

良好的体质是抵御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保障,要积极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对周围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可以考虑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同时户外活动可增加宝宝日光照射时间,提高体内维生素D含量,对于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咳嗽有积极作用。


六、穿衣适当,不要过度保暖

   少数家长害怕孩子受凉,过度包裹。其实由于孩子本身活动量大,易出汗,穿衣过多,活动后大汗淋漓,反而更容易感冒。家长应该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以脊背无汗为适度。

七、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

当孩子有发热、流涎、皮疹、厌食、呕吐、腹泻、精神差等不适时,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及时进行隔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