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医院药学人员品质管理的意识和水平,提高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的能力,5月18日下午,河北省药学会医院药学品质管理专业委员会在省会石家庄举办了医院药学品管圈骨干实训班。此次实训班是继3月16日第一阶段培训后的第二次培训,来自我省各地市医院的药师代表共50余人到场学习。会议由河北省药学会医院药学品质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秀岭主持。
河北省药学会医院药学品质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杨秀岭主任主持会议
实训班邀请到了中国急诊质控联盟QCC认证讲师、全国QCC大赛资深顾问金霞老师现场授课。金老师从事医药领域培训工作十余年,曾服务于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深悉医院内部环境及基层医疗工作,成功辅导多家医院获得省级、国家级QCC大赛参赛资格及不同奖项。
此次品管圈骨干实训班采用小班圆桌(40-50人)教学方式,通过集中授课、现场研讨与实操、模拟训练、答疑解惑、品管沙龙等形式培训。内容涉及选题、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与落实管理、检讨与改进等方面。
金霞老师耐心授课
金老师在培训过程中详细询问了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时遇到的问题,并针对学员所提出的选题困难、跨科室协作、人员调配等问题给予了系统解答。她结合大量案例介绍了鱼骨图、系统图的使用时机与原理,帮助大家找到科室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真因,引导学员认识标准化,掌握效果确认的常用工具及计算方法。
为期半天的培训紧张而又充实,大家气氛活跃,交流热烈,在互动讨论环节药师根据自己所在医院、所在科室的实际情况结合“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实施过程中的疑惑,金老师一一给予解答和指导。
河北省药学会医院药学品质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杨秀岭主任为培训作总结
杨主任提到,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是医疗机构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医院品质管理则是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的管理模式逐渐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 医院药学服务也从过去的“以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为“以合理、安全用药为中心”。品管圈活动作为能有效改善部门绩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质量的一种管理工具,能够使质量改善成为一种文化。河北省药学会医院药学品质管理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这方面工作的开展。此次培训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操训练等教学方法,让大家对开展“品管圈”具体应用有了系统的认识,希望大家学有所获,为医院药学的质量持续改进发挥促进作用。
了解更多
品管圈(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的工作场所的人员,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品管圈”的思想来源于美国,诞生于日本,发展在中国台湾,扎根在中国大陆地区。目前,全国各家医院均在如火如荼开展,以提高医疗质量及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