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何震)2025年7月5日,由天津市、北京、河北省药学会共同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协办的“京津冀第三届医药创新发展大会”在天津举行。本次大会以“智汇融合,药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三地相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医药企业等600余位代表,共商京津冀医药协同创新大计,共绘区域医药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于春泉、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分别致辞,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对医药产业创新的重要意义、中医药现代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肿瘤防治领域跨区域多学科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以及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战略方向与发展路径等内容。
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
参会企业代表和专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大会主题,分享了观点和未来规划。张伯礼指出,京津冀三地各有优势,北京有研发高地,河北在中药资源和创新企业方面表现突出,天津则在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先进制造和药物研发方面具有优势。三地可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河北发展中药资源种植与利用,北京聚焦研发,天津强化先进制造。
石家庄四药集团研究院院长孙立杰
石家庄四药集团研究院院长孙立杰表示,将加大在创新药领域的开发投入,积极与京津高校院所合作,加强自身资源整合。
河北省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连水
河北省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连水指出,本次大会旨在促进生物医药领域全链条合作,打造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推动人民健康事业发展。
部分专题分论坛现场
本次大会精心设置了九个专题分会场,全方位覆盖医药创新全产业链关键领域,从宏观政策引导到产业协同实践,从前沿技术突破到传统中药创新,构建起立体化的研讨体系。聚焦医药政策交流、药物制剂协同发展、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地生物医药产业协同、药物经济学、产学研用融合、青年药学工作者交流等热点议题。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医药相关政策、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精准用药管理、中药创新研发路径、医药产业链集群建设等方向展开深入研讨,为京津冀医药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案例。
本次大会在石家庄特别设立了河北分会场,该分会场由河北省药学会主办,聚焦“高质量临床试验助力医药创新”主题。分会场议程围绕临床试验能力建设、伦理审查效率与质量管理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与研讨,旨在筑牢研发基石,加速创新转化,为京津冀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参会人员观看科技成果展览
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了京津冀医药科技成果展览,重点遴选了30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展览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成果,使与会代表对最新科研成果和产业化进展有了进一步了解。
本次大会通过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深层次的产业对话机制,进一步强化了京津冀三地在医药创新领域的协同合作机制。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未来,三地应持续深化科研资源共享、医药政策联动与成果转化,共同推动京津冀地区乃至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京津冀力量。
供稿:长城新媒体
审核:刘萌
编辑:杨佳林 尹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