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药学会
AAAAA级学会

吃药喝水到底有多少讲究?你应该了解的

2019-05-10

 

 

生病吃药看似简单的事,很多人却不一定都做的对,你知道为什么吗?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服药时仅是简单地喝几口水把药冲下去,有的人为了图方便就直接干咽,甚至把药嚼碎了吞下去,有的人用茶、饮料、牛奶、矿泉水等送服药品,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吃药喝水到底有多少讲究?我来带你了解一下。

 

 

一、服药液体有讲究想·

 

水质的不同也会对药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绝大多数药物来说,白开水是最好的,而矿泉水、茶和牛奶则不宜用来服药。

Ø 矿泉水: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钙,对有些药物也会有影响。说明书上注明,四环素类抗生素、阿仑膦酸钠等药物严禁与钙制剂一起服用,所以尽量不要用矿泉水送服。

Ø 茶水:茶水内含有大量的鞣质,容易和药品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金属离子等发生相互作用,降低疗效。例如含铁的补血药,鞣质和铁结合会产生沉淀,阻碍铁的吸收。含蛋白质的消化酶类制剂,也会与鞣质结合而降低药效。此外,茶叶中的咖啡因对镇静安神类药品有对抗作用,也会降低药效。

Ø 牛奶:用牛奶送服药物会降低药效。因为牛奶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类物质,如钙、磷、铁、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脂肪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容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或难溶性盐类,使药物难以吸收。

 

 

二、服药水温有讲究

正常人体口腔温度在36.2~37.2℃,接近这个温度为温水,高于40℃为热水,一般高于60℃的水为“烫水”,而10℃以下则为“冰水”。太热的液体进入食道,会破坏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诱发食道癌,这已是医学界的定论。而摄入冷饮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使平滑肌痉挛,可以引起胃肠不适或绞痛甚至是腹泻,所以一般药物建议用温开水送服。不适宜的水温,会导致某些药物在热水环境中分解失效,易被水温影响药效的药物如下:

1、含活性菌类药

活菌制剂遇热后活性菌会被破坏,影响疗效,故要用凉水或温水(<37℃)送服

 

2、软胶囊剂

软胶囊是一种特殊剂型,软胶囊剂适合用温凉水送服,热水送服会增加胶囊外壳的黏性,使其容易与食道黏膜发生粘连从而造成食道损伤。

 

3、维生素C

维生素C40℃以上的热水里就会氧化分解,因此维生素C泡腾片应该用凉水冲泡

 

  • 抖音视频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主办:河北省药学会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玉泉路219号 邮编:050000
冀ICP备15000157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00000302000000
网站标识码:0000000001